项目: | “亚速”计划Ultra-A7 |
大小: | 2m*2m*2m,带棱状金属球体 |
类型: | 声波武器、因果重构状武器、心智湮灭武器、EMP武器 |
有无生命: | N/A |
有无知觉: | N/A |
有无潜在/当前危险: | 可能会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项目影响区域内物体物理结构不可逆破坏、部署后人员易受状态影响 |
所需的服装/武器: | 抗噪耳塞、隔音耳罩、全身性低频段真空声波传递干扰套装 |
位置: | N/A |
使用程序
根据项目的目前状态,已制定了C-303程序来使用项目。
操作人员需为Delta级别高级技术人员,且他们在操作项目前需谨记并遵循C-303“匿名发言”协议依次装备抗噪耳塞、隔音耳罩与技术部门所提供的全身性低频段真空声波传递干扰套装,准备完毕后需在专门为项目成立的44号反应小组“君请缄默”进行全身性检查后以防C-303协议失效与项目的实行。
C-303“匿名发言”协议的主体围绕着项目的潜在威胁/危害而设立的,其主旨是为防止项目在显现其异常性的过程中导致不必要的研究员伤亡与损失而设立的。故需按照下列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禁止任何越过协议步骤的行为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1、所有人员应在可控的900公顷方形隔离圈内进行对项目的测试。实验区均被作灭音性表面处理,且中间拥有橡胶吸声填层所填充。
2、测试人员会在Delta级特工的武装护送下进入至测试区中心项目所在位置进行实验,直到技术人员达到项目所在地前,项目将会持续保持断电状态,直至距测试项目的技术人员到达项目所在地前的五分钟时才被允许接通可供项目使用的480V强交流电。鉴于启动项目需要时间设定,因此需要测试人员所设定的时间要高于就位所需时间的十五至二十五分钟以供测试人员安全撤离。
3、在实验结束后的五分钟后,一支Simga级的“清道夫”小组1进入项目影响区内对项目生成物的清除。
报告
该项目为一带棱状边缘的金属球体,其外部结构为一种由钴、镍、铜等惰性金属制成的合金框架。其内部结构未知,因考虑到破坏其外部结构可能会造成项目的无效化,破坏其外部结构的行为均被叫停,转而使用X光涉嫌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视察。项目的内部结构为标准蜗型声呐结构,且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利坚合众国明尼苏达州的国民警卫队所使用的LRAD定向声波驱散器的内部结构相同,担任就表现出与LRAD不同的结构。例如额外的两幅弓形减震器、更大内径的曲向振频处理器与二(2)至四(4)套更大涡轮内燃机。尚未发现能造成其异常效应的部件,疑似与其声波处理装置有所关联。
项目可以使用线控装置对其进行控制,到目前为止480V的强交流电可有效激活项目并进行实验。当项目激活后,按照其所设定的启动时间内将会对所处位置的环形区域内进行不间断的震频段打击。在其影响范围外的人员在通过闭路摄像头观察实验时,均报告能看到“可视化的声波冲击”。
暴露于其影响范围内的物体会受到严重的物理性损伤,且其自身的物理性质也会随着声波传递而形变,具体表现为物理结构的直接性崩坏与因果论重构,同时观察到除植物外的有机生物类生命体会因为项目的影响而出现因体液沸腾而造成的全身性血管爆裂。高级生命体则会在此基础上出现心智湮灭,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极端行为(如自残/杀戮、拆卸自身子组织或是同其他被影响者融合)。并且在被影响的第三分钟开始时,被影响者会表现出类似于智人类生物脑部组织的半流体形体出现并在影响区域内游荡。且该效应并不会因为项目终止对外界所施加的异常影响结束后而停止,且被影响者也不会自行分解,但火焰的直接喷射/炙烤被证实是能够起到消灭被影响者作用的措施,但就目前的记录来看,被影响者并不会袭击前去施行清除协议的Sigma级别成员。
附录
关于项目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的时间段是于1963年五角大楼及美国国防部所提出的“亚速计划”。关于“亚速计划”最早的想法是按照前苏联“红线”计划那样制造一种能使第三世界国家对苏联倒戈相向的心智概念类模因概念影响武器,后出于未知原因,“亚速计划”最后的成品被设计为了大范围杀伤性声波武器。
因为其实际定型的基地位于西柏林,所以自伊始便成了GRU P部门的关注焦点,后在1987年因为法国研究员的故障操作使得其四台原型机在一次灾难性事故后仅余下一台可用原型机与一台未制成的成品机以及被美国政府抛弃的“亚速计划”。在事发两年后,在前苏联情报部门KGB特工与GRU P部门旗下“暗线”(Dark Line)部队“格别乌”干员的联合干预下最终以该部队幸存一人的惨烈结局下将原型计划所窃取并转移至前苏联境内白俄罗斯共和国而告终。
1991年12月26日,因苏联解体,使得包括“亚速”计划原文件在内的异常武器设计图纸均被新俄罗斯人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随各类轻重武器出售至世界各地。但包括该文件在内的项目均被混沌分裂者所收购,并于1993年4月27制造并改进了三个Ultra-A7成品。但在一起敌对突袭事件后,仅存的唯一项目样本失踪且下落不明,最终于2012年被认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