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之门
DemonsGate-1902.jpg

被基金会收容时的恶魔之门(摄于1902年)

项目: 恶魔之门
类型: 表现形式
有无生命:
有无知觉:
有无潜在/当前危险: 爆炸、存在不稳定、可能被传送至未知世界
所需的服装/武器: 仅适用于专用交付方式
位置: 8号基地
异常报告: 爆炸性

使用程序

“现实炸弹”项目已结束,可通过提交Accro-45表单以获取相关文件。

该项目每隔10小时可使用一次,时间精确至+/-30ms。在该项目可用期间,可以通过暴露于电离辐射或电磁辐射的方式激活。激活功率与恶魔之门的数量及辐射能量成正比关系。一旦项目暴露于辐射之下,其将立即开始负载,直到输入能量达到阈值。当输入能量达到阈值后,恶魔之门将变得非物质化,并在0.5秒内释放80%的能量。

恶魔之门可以用阳光激活,但这种激活方法取决于天气的好坏。通常情况下,恶魔之门被装在一个质量为250g的预充电箱中,这个充电箱具有定时或拉动触发机制,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打开,因为这些设备需要确保输入功率保持在阈值以上,而大多数预充电设备又需要连接电源2小时以上才能开始储存能量。箱子的表面注明了详细的爆炸半径。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超过“按次使用”期限的充电盒,其效力会更强。

项目一旦被激活,距离激活点方圆30m以内的物体/人员可能会随着恶魔之门一起消失,这种现象可以在能量释放于周围环境之前被观察到。在恶魔之门激活期间消失的物体/人员会被视为“失踪”——因为目前只发生了一次某人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情况,称为“回归”,而消失的人则被称为“恶魔乘客”。最近一次“回归”发生于1919年,当时是基金会进行的测试,并且分裂者无法再现上述过程。1
当激活功率不满足阈值时,恶魔之门将重新出现,且600分钟内不会使任何物品/人员失踪。(该时间精确到+/-30ms)它可能会在距离激活点2000m远的地方重新出现。

恶魔之门可以安全地存放在屏蔽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的隔离运输容器中。它不可暴露在天然辐射下,不可存放在日照时间超过20小时的地区、核反应堆、太空或高压设备附近。

报告

恶魔之门是基金会于1902年收容的一组石头碎片。在最初恢复过程中,恶魔之门击沉了[已编辑]、[已编辑]/和/[已编辑]等岛屿。起初,恶魔之门被归类为一个有敌意、有意识的异常物体,以亚洲建筑的形式出现。它的起源未知,但它在吸收太阳辐射,经负载-引爆循环之后,发生了几次大爆炸。最终,阴天阻止了阳光照射,使得基金会能够长时间控制住恶魔之门。在收容过程中,恶魔之门遭到炮击并化为碎片沉入海中。恶魔之门的一些碎片可能仍残留在[已编辑]海洋中,人们认为这些碎片既不活跃也无法找回。

早在1924年,基金会将恶魔之门碎片送给了分裂者全体。然而在1945年后,分裂者获得的大多数碎片被基金会重新占为己有。在1948年分裂期间,混沌分裂者偷回了大量恶魔之门的碎片,但在计算出恶魔之门与核爆炸结合产生的危害之后,于1950年停止继续使用。

今天,组织发放的恶魔之门碎片质量通常不超过0.5g,这个数量被视为安全使用的最低要求。因为基金会已经证明可以在第二次爆炸后和第三次爆炸前收容如此数量的碎片。据说基金会可以通过准确了解恶魔之门的再现模式以确定门的位置,而分裂者目前无法使用这种方法,因此凡是使用过恶魔之门的人都被视为基金会的失踪人口。

恶魔之门看起来是人造的,其极不可能再次出现的时间框架似乎支持这一理论。如果有关于恶魔之门起源的进一步文献,哪怕是分裂者也无法阅读。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License